发布时间:2013-10-29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医疗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显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两个年头。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或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虽然新农保、城市居民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但还存在一些难题亟待破解。老年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由于社会医疗和经济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急需社会关注和保险的保驾护航,发展老年人保险便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创新险种满足老人保障需求
“当初花40元为老人买的保险,因为一场意外事故,保险公司就给我们家赔了2万元,真没想到!”家住江苏省如皋市城北街道复兴村村民李大妈激动地向记者说道。这是中国人寿南通市分公司推出的“安康关爱”保障计划,也是深受社会广泛认可的一项惠民政策。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投保条件和限制颇多,一般来说,除投资分红型保险外,老年人购买一些疾病、养老方面的保险都将受限。国内保险公司一般都把意外伤害保险投保年龄限制在65周岁以下,重大疾病保险更将年龄限制在60周岁以下。至于养老保险,虽然保险公司大多放宽了年龄限制,通常65周岁以下的老年人可以投保,但保险费率较高。
老年人面临的风险大,意外事故概率多,保险公司向来敬而远之。虽说风险大,却无法回避老年群体对保险的需求。对此,中国人寿南通市分公司率先在世界闻名的“长寿之乡”——江苏省如皋市,开办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以下简称“老年意外险”)示范点。
“自老年意外险面世以来,已参保的老年人达71590人次,如皋支公司共支付理赔金额400多万元,使得3000多个家庭受益。”中国人寿南通市分公司副总经理朱德华如是说。
南通市老龄办吴明华主任告诉记者,2012年底,南通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84万,占同期户籍总人口的24.22%,南通市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此,2012年底,老龄办联合中国人寿南通市分公司,开展了关爱老年人、关注老年群体的“安康关爱行动”,将保障延伸到南通市所辖范围,即从原来的一个地级市扩大到南通市,保障范围也有所调整和扩展。
据了解,本着自愿投保的原则,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参保这种老年意外险,每人每年缴纳保费40元,若老人因意外伤害身故,可获赔2万元;因意外伤害造成残疾,按该残疾所对应的给付比例赔付残疾保险金;生病住院,则可获得每天20元的住院补贴。另外,对于“三无”、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及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由政府每年为其全额补助投保费用,100岁及以上的“老寿星”,保费也由市政府承担,每年免费获赠此意外伤害保险。
可以说,老年意外险作为创新型险种,在如皋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排队买保险的背后
记者走访老年意外险示范点——如皋市的几个乡镇发现,当地村民投保该险种的积极性非常高,提起老年意外险,村民们几乎无人不知。记者不禁感到诧异,如此偏僻的乡村,保险意识竟会如此强烈,原因何在?
如皋市城北街道复兴庄村经管员、民政协管员范钦建告诉记者,每年4月份,他们都会组织村民进行老年意外险知识宣讲,他们会将保险的功用和所带来的实际意义跟村民一一讲解,同时还制作一些宣传画册发给村民阅读。起初,附近39个村,投保人数只有三四百人,而现在,投保人数可达六百余人,投保率达90%。
“每年4月份,只要听到村里广播提醒大家保险到期了,村民们都会放下手头的农活前去投保,去晚了还要排很长时间的队。”76岁的村民焦大爷说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保险,虽然自己可能目前用不到,但是可以让这笔钱帮助需要的人,保险就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
“目前农村中许多青壮年都出外打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孩子,买一份保险算是儿女为父母尽一份孝心。而且现在对于他们来说,40元钱毫无经济压力,每年统一由社区收费,买起来也方便,所以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如皋市城北街道社会事业局局长季秀琴说道,当地村民大多有从众心理,有些村民开始不主动购买保险,甚至并不了解保险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但看到周围邻居家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赔了钱,便口口相传,争相购买。
如皋市村民张大妈91岁的母亲今年3月份在做晚饭时因意外在火灾中丧生,她告诉记者,理赔的2万元可以说是对失去亲人的安慰。
记者了解到,像张大妈这样的案例在当地不在少数,季秀琴告诉记者,在当地,因车祸死亡的案例最多,其次是火灾身亡。
老年意外险在农村开展的如火如荼,受到乡里乡亲的拥护,而在南通市城区也同样引发市民的广泛关注。朱德华表示,自老年意外险在市区开展以来,理赔人数达到120人,理赔金额超过20万元,获得了南通市区老年人及其家属的热烈响应。
今年5月4日,中国人寿南通市区营业部接到了第一通报案电话,家住港闸区经济开发区街道的老年人顾和珍于5月3日骑电动车外出的过程中,不慎摔伤,致头部外伤,被送入医院救治。待老人出院后,市公司立即对其进行理赔,共计赔款3720元。待一个月后,老人由于后遗症再次入院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向市公司报了案,公司接着赔付了780元。老人以及家属表示对老年意外险项目的大力支持。
老年意外险这项“夕阳”工程在南通市遍地开花,惠及千家万户,受到老年人以及家属的称赞,“夕阳”工程俨然已成为“朝阳”事业。
如何化解老年险“高赔付风险”
记者以如皋市下面的一个村为标本,算了一笔账:500户村民投保,一户村民40元钱,总保费也不过2万元,若有一户人家发生意外身亡,就要赔付2万元,对保险公司来说,风险管理压力很大。
据记者统计,今年1月-9月,南通市所辖范围老年意外险的承保金额约为1400多万元,赔付金额达600多万元。中国人寿南通市分公司总经理张建平透露,去年1月-8月,公司老年意外险业务的总保费收入是280万元,理赔款达240万元,基本上也是“保本微利”。今年幸亏扩大了覆盖面,分散了风险,但老年人这一群体的特殊性,风险管理压力必然远远高于中青年群体。
可以看出,老年意外险在当地的经营风险非常大,意外险的持续发展喜中有隐忧。未来发展靠什么控好风险、确保合理盈利、实现经营可持续?“我们采取以乡镇为单位投保的团险形式,才保证了40元的低费率,做这个险种,主要看中的还是其社会效益,如果出现连续亏损,才会考虑提高费率。”张建平说道。
如此一来,老年意外险市场要想得到长足发展,仅凭借保险公司自身的力量远不够,需要政府、监管部门、保险公司以及相关部门互相协作,共同推进。
政府方面,可联合保险公司,监察该业务中长期发展状况,发现异常要出台政策,不仅从前期保费上给予特殊情况的老年人一定的补贴,后期理赔上也应给予保险公司一定的舆论等支持,确保在和谐的环境中准确理赔;监管方面,应严格控制经营老年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承保门槛,综合考量承保公司的偿付能力、服务质量,以确保真正让老年人受益;保险公司方面,在做好承保、理赔服务的同时,应积极开展一系列风险防范教育,如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安全知识手册等。
老年人保险的开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仅凭保险公司一己之力就可以惠及万家,只有多方使力,才能把这项“朝阳”事业推向顶峰。
打印Copyright 美臣保险经纪集团 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865号银业国际大厦3楼,美臣保险经纪集团 电话: 020-3195 0488粤ICP备11018049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