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G美臣金融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保监会中介部主任孟龙解惑中介发展

发布时间:2012-12-11

来源:和讯保险

中国保监会中介部主任孟龙现场答疑

1.区域性保险代理公司目前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监管方向到底是怎么样的?未来会不会放行区域性保险代理公司?

保监会中介部主任孟龙:众所周知,保监会为规范保险代理市场的准入和退出,确保保险代理市场清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今年以来暂停了区域性保险代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设立许可,同时也暂停金融机构、邮政以外的所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资格核准。

上述政策的主要考虑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需要。由于当前保险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影响了保险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妨碍了保险市场的健康运行,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建立健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工作来抓。保险代理市场的准入和退出一直遵循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相关规定较为原则,各地政策尺度不够一致;代理市场准入主体实力不强、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代理市场的秩序和效率。因此,规范保险代理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是建立健全市场准入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集中精力抓出成效。暂停区域性保险代理机构及金融机构、邮政以外的所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市场准入许可工作,就是针对问题比较突出、反映比较集中的环节采取的措施。

二是清理整顿保险代理市场的需要。尽管各地出现了一些资本实力较强的全国性保险代理公司,但区域性保险代理公司仍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公司注册资本金大都低于200万元,受资本实力制约不具备销售复杂产品的能力,业务规模小且主要集中在车险,产品同质性严重,低层次无序竞争。有些代理公司完全沦为保险公司非法套取资金的帮手和工具,甚至从事涉嫌传销和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目前已超过19万家,除13万多家银行邮政兼业代理机构外,近5万家机构大都代理机动车辆保险。保险兼业代理机构数量多、行为不规范、监管效果不佳的问题长期存在。针对保险代理市场“小、散、乱、差” 问题,保监会已部署保险代理市场综合治理工作,在清理整顿的同时推动保险代理市场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严格控制增量机构,防止不符合政策导向的区域性代理机构和金融机构、邮政以外的兼业代理机构继续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是达到代理市场综合治理预期目标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是与治理保险代理市场的其他政策措施相协调的需要。保险代理市场治理总的原则是“堵疏结合、退进并举”。堵和退,就是要严格依法限制区域性保险代理机构等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增量。通过持续三年左右的清理整顿,对现有散、乱、差的代理机构进行“关、停、并、转”,减少存量。疏和进,就是要推动代理市场结构调整,在已经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引导、推动汽车销售和维修企业等兼业代理机构逐步转型成为保险专业代理公司,同时,积极探索银邮代理保险业务专业化试点。落实《保险中介服务集团公司监管办法》,推动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兼并重组、上市融资,增强资本实力,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对全国性代理(销售)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在审批过程中予以政策倾斜,引导保险代理公司规模化、网络化发展。

四是政策导向的需要。保险代理市场“小、散、乱、差” 问题已严重影响保险市场的效率和破坏保险业的形象,已很不符合保险业科学发展的需要。但由于保险代理市场点多面广、头绪混乱、基础薄弱,彻底扭转局面需要行业和社会群策群力,也需要监管部门的智慧和魄力。保监会将抓住当前保险业转变发展方式和保险中介市场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向市场发出明确无误的政策信号,即坚定不移地推进兼业代理专业化和专业代理规模化,坚定不移地提高代理市场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前期政策执行的效果很好,得到了市场、行业和社会的积极评价,尽管力度很大,但由于政策衔接和工作节奏把握得当,中介市场和中介业务并未受到冲击,而且是稳中快进,发展更健康了。

当然,所谓暂停,一定是暂时的,不会永远停,而是在调整和规范后予以恢复。保监会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的政策没有改变,沿着市场化方向完善保险代理市场准入机制的思路也没有改变。请大家放心,按原定计划和步骤,年底前我们会在全面评估政策效果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后续政策和措施,总的原则是尊重历史,稳中求进。我们的政策是连续和坚定不移的,但同时也是稳妥渐进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