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2-06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胡义南
保险中介行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意味着深层次地转变行业的发展方式。
中国的保险中介行业现在已经走到了需要选择发展方向的关口,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业务多元化,实质上意味着深层次地、根本性地转变行业的发展方式,新兴的中介企业将率先面临这个考验并做出自己的选择。那么,经济环境会给保险中介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保险中介集团化的必要性和意义有哪些?
中国经济的高通胀
对保险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的保险中介是保险行业走向市场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中介行业十几年来的成长也是直接得益于市场化的监管政策,可以说没有市场化,就没有保险中介企业的发展空间。
2008年,在全球弥漫着金融危机悲观情绪的一片惶恐声中,我们就预言了通货膨胀时代的到来。
我们看到,6、7、8月的CPI涨幅连创新高,预期中的冲顶回调并未出现,通货膨胀的程度越来越深远,而对未来的通胀预期也越来越明确。这种宏观形势尤其是对未来的高通胀预期,正在强烈地改变企业的经营现状,并要求我们做出抉择。
第一,在高通胀预期下,出于抗通胀的需要,客户对财富增值保值需求急剧放大。保险产品的短期化、差异化和多元化趋势将显现。
第二,在高通胀背景下,营销员的收入状况正在恶化,营销员生存变得更加艰难。金字塔式的销售组织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维系。
第三,在高通胀背景下,企业的经营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迅速升高。各级政府都将职工工资收入5年内翻番作为政绩目标,也预示着未来企业要面临每年15%以上的人力成本的增长。依靠人力增长的驱动方式,已经遇到了难以克服的瓶颈。我们必须要摆脱对人力增长的单一依赖,找到中介发展的新的驱动力量。
第四,在高通胀背景下,对保险公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是产品的竞争力问题,另一方面是保单获取成本和内部运营成本的迅速增加。在此背景下,要求保险公司将资源聚焦于产品研发、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核心能力上,而将销售和服务外包给更加专业、更加有效率的中介企业去做。可以说,通货膨胀是加速行业分工的催化剂。
保险中介集团化发展
将成为顺势而为的战略选择
综合宏观经济因素对保险行业的影响,我把保险中介转变发展方式的可能出路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多元化。第二,致力销售渠道的专业化,对客户需求进行分层管理,针对不同目标客户的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搭建专业的销售渠道。第三,以技术和品牌为驱动因素,替代单纯的人力规模驱动模式。第四,推动行业分工的深入化,即不再是单纯地销售产品获取佣金,而是全面承接保险公司的销售和服务外包职能,凸显产业链专业分工的价值。
我们不难发现,这四种出路,分别是指产品的集约化、渠道的集约化和技术的集约化和服务的集约化,归结起来,就是企业经营的集约化与集团化,就是中介企业的集团化发展。
我们看到,中介集团化发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第一,有利于满足监管要求,进一步加强专业中介的合规经营能力,实现统一监管、集中监管、有效监管。
第二,有利于加强中介企业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加专业中介的风险防控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第三,有利于营销体制改革。中介是保险销售领域创新的生力军,他们没有历史包袱。通过中介集团化,把营销体制改革由小打小闹变成有实力、有组织、成系统的创新活动。
第四,有利于吸收社会资本,进一步增加专业中介企业的规模实力,推进行业内部的优化组合。
第五,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进一步增加专业中介企业的品牌实力,提高中介的市场影响力。
第六,有利于推动行业分工,进一步优化保险业的产业结构,增加专业中介企业的专业价值。
第七,有利于改善队伍素质,进一步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提高专业中介的持续发展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集团化,可以大大加强中介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企业的合规经营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进而提高整个保险中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打印Copyright 美臣保险经纪集团 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865号银业国际大厦3楼,美臣保险经纪集团 电话: 020-3195 0488粤ICP备11018049号 a>